半岛真人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9人,获得博士学位者13人。本学科于1988年获得“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航空器结构安全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有近30年的研究生培养历史,共培养硕士研究生近两百名。学科承担了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优化设计》、《机械CAD》、《机械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等近20门课程,以及研究生《机械优化设计》、《机械CAD》、《设计方法学》等1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机械设计》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原理》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学科设计、分析和实验手段完善、先进,各类设备总值500余万元,软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数据截止2014年10月)
李成,男,1962生。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机械结构强度研究所所长,德国国家宇航研究院博士。先后获得郑州工学院力学专业学士学位、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德国国家宇航研究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德国国家宇航研究院工作期间,主要从事航空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分析技术研究。作为主持人及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多个德国联邦科技部、德国国家宇航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与欧洲空中客车、德国大众汽车等公司的合作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涉及:空中客车A380机翼的结构强度研究;风力发电中的能量储存飞轮的前期定量分析和研究;空中客车A340机身新型材料的结构计算;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研究;复合材料开口结构计算方法研究;车身结构强度分析等。
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333201、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5261、61079005,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科技计划择优项目(优秀类)、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082,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等),完成了复合材料含孔结构强度分析理论及数值方法等三项省部级项目鉴定(9412012Y1591、9412012Y1592、9412012Y1593),已在本领域连续培养十多名研究生,其中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在《Journal of German Aerospace Research Establishment》、《机械工程学报》、《工程力学》、《船舶力学》、《兵工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获专利两项(专利号:ZL3.7、ZL6.3)。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
秦东晨,男,1965年10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1985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机械系(现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设备与工艺专业,1988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现担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学会ISSMO(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会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期刊理事会理事,中南地区《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教研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教研会理事长,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负责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河南省创新方法(郑州大学)培训基地负责人,“河南省起重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2010年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等职。
现从事机械强度与结构优化设计、CAD/CAE/CAM系统集成、虚拟样机技术与数字化研发平台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担任“数字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和“机械强度与结构优化设计”方向带头人,在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国内知名度。涉及的主要工程领域与研究对象包括汽车、起重机、液压支架等,与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30篇,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教材与专著3本;主持和参加了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家863和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共指导硕士研究生40余名。注重产学研结合,保持与国内相关领域人员的密切联系,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中心、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机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和卫华集团等进行了项目合作与联合研发。
主讲课程:《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优化设计》、《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等。
苏智剑,男,1963年4月生,满族,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原郑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原郑州工学院机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字化样机技术”。现为河南省、郑州市和新乡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成员。在国内外刊物上正式上发表论文75篇,参编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0项,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项,横向课题9项。其3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讲课程:“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
郭红,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2012年11月获教授资格。主要研究方向为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高速精密轴承-转子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高速旋转机械安全性研究等。
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并完成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持人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并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围绕研究方向,在《Journal of Tribology (ASME)》、《Tribology Transactions》、《振动与冲击》、《机械设计》、《润滑与密封》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SCI收录2篇,EI收录12篇,出版专著1部。主讲课程:机械设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滑动轴承设计。
夏伯乾,男,1965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工程系纺织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轴承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任英国Imperial College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助理,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进修。主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弹性力学,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齿轮耦合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参加并完成了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
陈江义,男,1974年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主任。1995年7月获焦作工学院学士学位,1998年7月获郑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11月获副教授资格,2006开始指导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机械CAD/CAE技术、机构学。在“J. Sound & Vib”,“Int. J. Solid & Struct.”,“固体力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3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3部;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主讲课程:机械原理、设计方法学、高等机构学。
刘竹丽,女,1968年11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7月获机械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2006年11月获副教授资格。长期从事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理论知识及设计能力,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河南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河南省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会秘书长,《机械设计》省级精品课程、《机械优化设计》主讲教师,主持或参加省、校级教研项目3项。主要研究领域:机械强度与结构优化设计、机械CAD/CAE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在起重机械的设计、分析等方面有一定成果。参与“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1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半岛真人,主编教材1部。
王立新半岛真人,男,196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办主任。微软认证系统(MCSE),国际TRIZ协会3级认证专家(MATRIZ L3)。
1989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郑州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2-1996年在郑州纺织机械厂研究所工作,1996年至今在郑州大学工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国家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专家,“河南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专家,河南省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员。
主要科研兴趣:(1)CAD、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2)行星齿轮传动技术;(3)现代TRIZ理论及应用。
主持完成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完成3项省级项目鉴定,主持省、市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8项,参与国家、省、项目7项。发表科研论文30篇,EI收录9篇,教研论文8篇,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主讲教师,2014年度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主讲课程:(1)机械本科生《机械设计》;(2)机械研究生《虚拟样机技术与多体系统动力学》;(3)全校本科公修课《科技创新的技术方法---现代TRIZ理论及应用》
袁峰,男,1968年3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6月获洛阳工学院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河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12月获副教授资格。主要研究领域: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装配自动化技术、CAD/CAM等。从事本专业以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项,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通过省科技厅项目鉴定两项,获得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七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主讲课程:机械原理、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
刘国宁,副教授。本科: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机械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博士:香港港科技大学。
从事主要科研项目包括:主持参与国家军工863项目2项;香港RGC项目2项;参与国家军工项目1项;参与自然基金项目5项。文章发表30余篇。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制备和分析、材料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开设课程: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材料性能及测试方法;研究生专业英语;双语课程“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等
铁瑛,女,1978年1月出生,河南洛阳人,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11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设计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先进材料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损伤强度分析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No.51205370,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水利部堤防安全开放基金两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面上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三项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半岛真人,授权专利2项。涉及的主要工程领域与研究对象包括飞机、汽车、起重机等。
主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元理论及ANSYS分析、Proe基础等课程。指导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
武红霞,女,1974年10月出生。讲师。1997年7月获焦作工学院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目前郑州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领域: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
朱强,男,1976年7月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西南石油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涉及机械强度与结构优化设计半岛真人、机械系统CAE、机械能量收集与应用等。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子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半岛真人、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等研究工作。目前发表论文18篇,SCI、EI检索6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讲课程: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文献检索。
王迎佳,女,1980年2月出生。硕士,在读博士,讲师。分别于2002年7月和2005年7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4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设计、CAD/CAE技术、流体润滑理论研究。在相关领域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EI收录2篇,核心期刊11篇;参编教材1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2项。主讲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
赵华东,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9月出生,2000年获郑州大学工学学士学位,曾任郑州防空兵学院教师,2008年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博士毕业,至今于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师。担任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物联网及智能设备。承担多项项目,主要包括:智能生产线、机器人及工业设备监控,并实现多个项目的产业化运营。
徐一村,男,1979年12月出生。博士,讲师。2002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7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担任讲师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仿生机器人,机械系统动力学。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5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数项。参与国家“863”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讲课程:机械设计方法学、机械设计基础。
李瑞珍,女,1967年3月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高级实验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滑动轴承技术。
发表论文20篇,主编书2部;申请专利8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教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0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张绍林,男,1963年10月出生。高级实验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滑动轴承技术
发表论文40篇,编著教材、专著2部,申请专利十余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十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多项。
该方向主要以目前我国先进复合材料装备结构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态势,以及国产先进复合材料装备结构研制中制备损伤失效的检测和未来对先进复合材料装备结构服役损伤失效探测的切实需求,开展航空航天、车辆等产业中先进材料装备产品的安全评估及损伤失效预测和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推广工作。近年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多项(含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青年基金项目),几十余项省部级和校企合作项目。在理论、计算方法和技术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EI收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承认。授权专利8项,申请专利3项。组织成果鉴定多项、获科技进步奖三项、优秀科技论文奖十项等。
“数字化设计理论与应用”方向以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CAD/CAE/CAM系统集成技术、虚拟样机技术等为理论基础,面向国家特别是河南省重要制造业领域和产品(如汽车、起重机、液压支架等),采用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构建机械产品的数字化研发平台,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并研究和解决其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械产品数字化研发平台、CAD/CAE/CAM系统集成、多体系统动力学与虚拟样机技术、多领域统一建模与仿真等,已经完成了汽车、起重机、液压支架系列产品的相关数字化设计研究工作。另外,利用先进的创新理论和方法(特别是TRIZ理论),结合相关制造业行业和产品特点,开展创新方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方向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家863和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完成和鉴定项目近20项。该方向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机械人》、《机械强度》等知名期刊和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该方向目前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卫华集团等大型企业有着密切合作。
方向成员:秦东晨教授、陈江义副教授、刘竹丽副教授、袁峰副教授、朱强博士、武红霞讲师、王迎佳讲师、徐一村博士。
该方向主要依托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摩擦学研究室,从那时起,该方向一直从事润滑理论与动静压轴承技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高速高精密动静压主轴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及产品开发,在高速高精密动静压轴承的设计、实验及应用、超高速(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齿轮耦合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设计与分析、点接触EHL快速计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在读研究生12人。
在润滑理论与动静压轴承技术方面:1)设计并建成静压、动静压轴承实验台。2)提出了节流效果显著且易于工艺实现的新型“圆台节流器”结构;3)提出径-推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新结构。4)承担并完成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6:“圆锥浮环动静压轴承静、动态特性研究”(59175180);2003:“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特性研究”(59875080);2009:“三维浮环动静压轴承-转子系统系统特性及主动控制研究”(50575212);2014:“多种流态共存时超高速浮环动静压轴承润滑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51075373)); 5)开发出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圆锥浮环动静压轴承、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等多种动静压轴承、浮环动静压轴承设计计算软件。6)开发出系列高速高精度动静压轴承主轴并获得广泛的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7)提出点接触EHL高效直接迭代计算方法,并打破了直接迭代法不适用于重载工况的传统观点。
在齿轮耦合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方面:1)建立齿轮耦合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统一理论;2)从理论上证明齿轮耦合影响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稳定性;3)开发出齿轮耦合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实际设计。
围绕上述研究领域,研究室在《Journal of Tribology (ASME)》、《Tribology Transactions》、《振动与冲击》、《机械强度》、《振动工程学报》、《机械设计》、《润滑与密封》、《机械科学与技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2篇,EI收录16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有4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
该方向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从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起,迄今已有近40人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中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占50%以上。
“机械结构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方向有着近30年的发展历史,以有限元法、最优化理论、结构优化理论、计算机技术等为理论基础,针对国家特别是河南省重要制造业领域和产品(如汽车、起重机、液压支架等),进行机械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分析,完成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轻量化设计,并研究其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机械结构CAE分析、大型结构优化设计、拓扑优化设计、多学科优化、基于仿真的优化设计、多尺度优化等,完成了液压机、汽车、液压支架、起重机等产品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家863和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各类项目10余项,完成和鉴定项目近10项。该方向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 and Structure》、《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复合材料学报》等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结构优化领域部分研究论文被国内研究论文大量引用,具有一定知名度。该方向目前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卫华集团等大型企业有着密切合作。